[行业动态]
小程序诞生两年:你得到的与失去的|干货领取
运营攻略
3431 人阅读
|
1 人回复
|
早在2014年底,智能手机就已经占据手机联网数的91%,这一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完结,增量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存量竞争,而这一现象也直接促成了移动互联网马太效应的形成。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长尾效应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但是在原生APP中,这种效应并不能体现出来。这是由于马太效应的影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APP几乎都是由几个巨头把控,用户的注意力和下载量全都被明星APP吸引,中小企业想要发展起来实属难事。
BAT现在几乎霸占着每一个用户的手机,因为无论是从社交、电商、金融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它们的身影,并且占据主要市场。APP市场已经逐渐饱和,一些高频场景已被抢先占据,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高频市场上抢得一席之地,其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进入原生APP领域创业的人来说,难度也是越来越大。不过最近几年时间,国内市场确实有了变化:以BAT为首的超级App们携小程序之利,终于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1)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沿革从PC互联网时代,巨头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抢到流量入口,哪里有用户,哪里就是流量。1995-2012年是PC互联网网时代,hao123,2345,360,百度,搜狐,网易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2013-2017年是移动互联网APP时代,主要围绕应用商店展开(2013-2017年):海外由AppStore与Android分区而治,国内则是腾讯、小米、华为等推出的应用商店(应用宝,小米市场,华为市场,豌豆荚等)自成一派。早在2014年底,智能手机就已经占据手机联网数的91%,这一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完结,增量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存量竞争,而这一现象也直接促成了移动互联网马太效应的形成。其实,任何一个步入成熟的商业市场都会出现马太效应,这种效应会形成一个局面,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太效应的演进形成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鼎立的局面。而且从排名前20名的应用也可以看出,仅BAT三大巨头就有17家,占据着主要市场。特别是在一些服务与功能齐全的超级APP中,BAT更是占据着主要的部分,例如,百度、百度地图、微信、QQ、淘宝、支付宝等APP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用户的手机里。下图1-1是2016年11月移动APP独立设备覆盖情况。
于是就有了小程序(2017年之后)的故事,小程序出现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的呢,美国科技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之一莫博士观察绝大部门用户一个月不会下载一个应用,根据调查国内应用市场有超过400万个APP,APP行业正面临的现状:野蛮生长,大量死亡,很少被记住,更多遭遗忘。APP开发的成本极高以及用户发掘的高成本,导致流量少的APP已经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17年国内的网民达到史上的峰值7.5亿,线上流量接近饱和,那么流量红利结束之后,下一步时间战场已经拉开,每作者一天的时间是一定的24小时,全民的每天时间是一定的。竞争不在是同行业的竞争,其他行业的竞争更加可怕,举个例子,电影行业和游戏行业或直播行业这类竞争是可怕的,你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可能同时专心去玩游戏,我们已经看到电影行业的下滑,因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加,很多人是抽不出完整的时间去电影院完完整整的看完一部电影,时间成本太高了。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的去玩直播,这个对电影行业的打击的巨大的。线上流量已经饱和了,那么深挖的场景当仁不让的落到线下。线下用户的时间可以被某个场景独占,比如等公交的的时候,时间被公交独占,吃饭的时候,时间被饭店独占。如果在这些被独占的线下场景,提供了最适合这些场景的服务,是否更容易去使用这个服务呢?
这就是小程序出现的根本原因,小程序的目标是连接一切,连接线上线下,这个重任落到了小程序身上。2)小程序诞生是一种必然太多的数据都在强调一个事实:移动互联网月活增速持续走低。这两年却发生了些许变化,2017-2018年这两个节点,似乎有什么东西试图挽救不断下滑的月活增速。原因之一自然是小程序。过去几年,巨头互联网公司之间屡屡发生外链摩擦:包括但不限于2008年淘宝屏蔽百度搜索爬虫、2010年的3Q大战、2013年淘宝和微信相互封杀等等,2018年微信屏蔽各大视频APP的链接,2019年微信屏蔽新上线的马桶,多闪,聊天宝社交产品的分享链接。除了巨头间的针锋相对之外,在任何超级App(尤指微信)眼中,外链分享从来都是一把需要慎重看待的双刃剑。与其他App相比,微信掌握更加强大的熟人关系链。如果允许转发、分享外部链接来提供更丰富的服务,总体来看用户体验将趋向良好,于是使用微信次数上升;但另一方面,他们势必会被外链引导到第三方应用,久而久之形成使用习惯后,用户的微信使用时长又将受到侵蚀。小程序的出现也是为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此前微信虽有社交网络、内容生产消费体系以及支付体系,但无法和第三方服务无缝融合。小程序丰富了其可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效果,于是流量内部循环得以开启、更加完整的生态得以构建。类似道理适用于支付宝、百度,通过降低使用摩擦、刺激流量的内部流转,长线来看,各大超级App在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方面都将获取正收益。3)各巨头家小程序的布局进展这是一场起于腾讯,阿里、百度、头条、各大手机厂商迅速跟进的角逐。
微信小程序:第三方服务商极速应用发布的《2018年小程序生态化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Q2季度,微信小程序总量达到100万,用户量也突破6亿,并且小程序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其中二三线城市的占比达到46.3%。二三线城市高速发展的线下服务场景与“平民化”的微信更加契合,微信小程序的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小程序开发者也在不断涌入。从无到有,从小游戏到电商小程序,游戏开发者和实体零售商的亲睐,让微信的电商属性愈发明显,小程序也俨然成为了微信在电商战场中的有力的竞争神器。支付宝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负责人管仲所说:支付宝和微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所以在不同的小程序生态,针对产品的应用场景上就会产生不同方向。相对来说,支付宝小程序一开始就清晰其定位,把商业和生活服务当作主战场。但任何事情可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精准的选择,对于支付宝来说,确实会更有概率地守住这两大领域的战场,但如果对于广大开发者来说,这或许就意味着发展的空间天生窄小。
从支付宝小程序和百度小程序的用户规模Top30所属公司类别来看,阿里赋能自家业务(含投资控股)的倾向更为明显,而百度赋能外部公司的比例是最高的。小程序流量的倾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百度的开放战略。最近支付宝有个重大动作,阿里巴巴投入20亿+RMB推动小程序,2019下半年会真正将小程序推向高潮,也就是G点,届时将会是微信,百度,支付宝,今日头条小程序百家争鸣。
百度智能小程序:百度推出的小程序叫智能小程序,百度总裁张亚勤在公开场合对此给出了部分答案:首先,智能小程序已经被百度列入了业务“新四小龙”之一,是未来战略级业务。在具体运营数据上,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则透露:在推出两个月时间后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月活上升了100%,活跃用户数量出现17.2%的增长,人均使用时长更是提升了3成以上。用开放的小程序生态,打破平台壁垒.企业界普遍看好百度智能小程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百度以开放的体系打造了一个跨平台的小程序生态,这就解决了一直以来小程序领域里令人诟病的问题:互联网割裂的现状。在以往,腾讯、阿里等各大巨头分别将小程序生态局限在特定平台上,例如微信小程序就智能在微信环境下运行,而支付宝小程序更是智能作为支付宝App端的附属而存在。企业为了服务更多的用户,不得不专门针对微信、支付宝、谷歌等环境分别开发一套小程序。这种技术上的割裂,事实上造成了互联网信息流动上的割裂,令开发者感到非常困扰。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上线,从根本上为解决互联网割裂问题带来了解决之道。百度的小程序只需一次开发,就能在包括百度App、百度贴吧、百度地图等百度系的应用平台上实现多端运行。另外,百度还在积极构建行业生态,让更多外部App也能融入百度智能小程序的运行环境。4)小程序的竞对与可能的终局
事实上,关于轻量级应用市场的布局,除了BAT在发力,硬件厂商联盟也曾有所反应。
2018年3月,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金立、联想、魅族、努比亚九家厂商共同宣布建立快应用标准,试图打造一个二级应用平台,抢夺开放原生应用市场的同时,掣肘微信、支付宝、百度等小程序对App分发利润的争夺。对比而言,小程序与“快应用”各有优劣。但如果从场景和生态完备性的角度来看,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轻应用胜算更大。微信、支付宝、百度在用户使用场景和习惯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包括社交传播、生活服务、支付场景、搜索等。这是存在于用户心智中的东西,硬件厂商们无法抹除。另一方面,各大互联网公司具备帮助自家(及外部开发者所属)小程序的变现能力和渠道,它们更容易激活整个生态、更加具备分配收益的经验和可能。这也是硬件厂商难以比肩的。最后一点在于,即便刨除各家巨头小程序已经占据的先发优势,九家厂商共同议事,无人真正具备主导权,这种局面下还能统一步调、保持亲密无间,令人难以置信。而关于小程序可能的终局,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在安卓系统中,小程序已经能够被直接添加到桌面。因此有人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超级App会不会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应用商店,与AppStore、GooglePlay分食利润,再或者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成为类似操作系统般的存在(WeOS?)我的判断是,基本没有可能。即便足够锋利,小程序也难以帮助颠覆AppStore等集中度相当高的应用商店。
第一,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来看,AppStore、GooglePlay早已成为全球应用市场掌管分发大权的寡头,二者都有真正专属自己的底层系统(甚至苹果还有自己的高溢价硬件生态),而反观微信,应该还只能充当流量入口的作用,用户会想起你、依赖你,整个产业链不会。况且,如前所述,从小程序诞生以来,以微信为代表的超级App们就曾多次表态,不做排行、推荐、分发,这也是在实际操作中避免与AppStore、GooglePlay产生冲突。
第二,从小程序真正试图取代的产品形态来看,它们根本不可能替代App。小程序确实只适合轻量级应用,如内容、工具服务类。至于那些功能复杂的头部应用,小程序形态更是无法满足其App本身的完备性。
再加上,头部小程序一旦成为头部,也必然担心平台方掐死自己的流量入口(或限流),因此会自然选择开发同款App。基于这两个原因,小程序无法伤害到应用商店们的利润之根(据苹果财报数据,AppStore中位居前列的头部应用开发商们为其贡献90%以上营收),所以即便蚕食部分轻应用市场,巨头小程序和两大应用商店之间未来最多也只是一场错位竞争。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小程序?
关于这个问题,无数个朋友问到我这个问题,如果你们两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给你梳理的思路,你认为很多不可信的话也情有可原,现在还在问我这个问题,我都已经麻木了.所有的生意都值得用小程序
重做一遍,ALL in小程序.
2018年,小程序囊括游戏、电商、零售、健康、工具、出行服务等多个领域,几近实现全行业的覆盖。
其中,三分之一是纯基于小程序创业,另外三分之二则是原有业务逻辑与小程序的结合,我们看看各大公司老总对小程序的观点.
“我是非常抵制小程序的,”骚哥顿了顿,“我的团队也非常抵制。我现在门店生意不是很好吗?”骚哥原名郑锦清,经营的令狐冲烤鱼享有名气。后来为什么要做小程序?骚哥回答得很是坦然,“别人都做了!
”巴顿火锅创始人朱吉生反倒觉得意外,回了句,“错过阿里的淘宝,还能错过腾讯的小程序?
”当然也有对小程序持不同意见的伙伴,“我们做了800个小程序,无一成功。”易简集团CEO黄永轩对微信生态并不陌生,从2014年公众号时期就已进入,曾一篇讨论小程序的文章就吸引粉丝3万多人,此时却像做错事的孩子,语气中充满困惑“我们毫无方向”。
然而非常重要的一点,划重点,重点,黄永轩黄总提到的做了800个小程序,无一成功,我们来分析下可能存在的原因,1可能做得微信小程序没有解决痛点,2可能是运作的小程序太复杂无法裂变,3是只懂做产品不懂做运营和营销,4是只做了微信小程序,5是做得小程序产品的行业不适合,6是确实是小程序没有价值,根本变不了现.所有的可能性原因只有第6种可能性是小程序没有价值的,那如果是这样,这个也只能由你自己评判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
|
|
|
congkoo
发表于 2019-4-18 15: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